乡村发展与治理心得体会(2篇)

篇一:乡村发展与治理心得体会

  

  乡村治理心得体会

  乡村治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而我的乡村治理心得体会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在我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乡村治理必须倡导民主参与。作为普通村民,我们在治理中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我们应该关注村庄的公共事务,了解村庄的实际情况,提交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村民会议应该成为村里协商决策的主要渠道,同时提高村民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使得全体村民能够共同参与村庄治理工作。只有真正实现民主参与,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智慧和力量,落实好村庄治理。

  其次,村政管理必须严格规范。作为治理者,村里的干部必须严格自律,做到公正、透明。所有经济和人事上的决策都应该在村民代表或整个村民的监督下进行。同时,对于村民和村庄的物资和资金管理,必须建立起监督制度,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来防止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坚决打击腐败现象,确保村里的财产不会让个别人员谋取私利,并且所有的经济交易都要有明确的记录,保证财务公开。

  最后,发挥群众力量,打造安全和谐的乡村环境。农村人口多、财富集中、安全问题也多,在治理中必须注重群众力量的发挥。村民应该定期组织自己组织人手巡逻,查看乡村周边,做好公共设施维护保养、治安巡视和其他对治安形成威胁的因素如河道、沟渠等的监管和整治工作。

  同时,也要注重安全教育,营造一个对于违法行为零容忍的社会氛围,确保社会公正、秩序安定。这些都是促进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

  总之,我深刻理解了乡村治理是全体村民共同利益的事情,必须实现公正、透明和民主参与。村里的干部不能有特权,必须以行政规范为前提,处理好群众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只有抓住关键要素,发挥集体智慧,建立规范和有序的治理机构,才能实现乡村社会和谐与富强。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乡村治理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庄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此外,也要注重环保和生态建设,采取一些措施来治理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对外合作和交流中,也要加强乡村形象宣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品牌,吸引更多人来到乡村旅游和发展。

  在公共服务方面,乡村治理的核心是打通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为村庄发展提供保障。政府需要为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扶持和引导乡村经济发展。而对于社会组织和个人来说,也可以通过自我筹资、企业赞助、公益捐助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只有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才能推进乡村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另外,在推进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区域之间的不同。不同的乡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历史传统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治理需求和不同的支持因素。在治理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乡村地区的差异,根据不同需求和支持因

  素,制定出不同的乡村治理政策。

  总之,乡村治理的实践需要在政策、管理、服务、环保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对于治理工作前,需要对村庄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理策略。在治理中,要积极做好公共服务,借鉴社会组织的力量,倡导民主参与,做好市场引导等以实现乡村发展的长久之计,让农村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谐。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实现有效的乡村治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等多方面的参与。在政策层面,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理策略,并加强对乡村发展的支持。在管理层面,倡导民主参与,充分发挥乡村居民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在协调利益关系和整合资源中发挥核心作用。在服务层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此外,还需要关注乡村的环保和生态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品牌,吸引更多人来到乡村旅游和发展。同时,乡村治理也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在治理中因地制宜,制定出不同的乡村治理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村的长远发展,让农村生活更加美好、和谐。

篇二:乡村发展与治理心得体会

  

  【篇一】

  实现乡村有效管理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是乡村

  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实现乡村有效管理,务必要用好

  法治、德治、自治“三把利剑”,“三治”融合、“三

  剑”合一,共创乡村管理新招式。

  “一剑”法治止纷争。“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

  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乡村管理必须

  以法治为根本要求,将法律作为所有乡村主体的行为

  规范。当前农村,特别是艰难边远地区农村,村民法

  律意识普遍匮乏,是文盲,更是法盲。

  遇到邻里纷争,只会通过吵架来“交流”,甚至打架来发泄,彻底一

  副“野蛮人”做派。法治作为乡村管理的必要手段,就是要大力提升所有乡村主体的法律意识,以乡镇法

  律服务所、人民法庭为主体,依托脱贫攻坚大讲堂、村民会议等,大力宣讲贴近村民生产生活的法律法规,以案说法、融会贯通,引导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二剑”德治知廉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

  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治

  “硬约束”,德治“软管理”。除了让村民知道什么

  可为、什么不可为,还应当唤醒村民的廉耻心。

  当前,农村部份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竟有

  一种“要懒懒到底,政府照管你”的荒唐言论。更有

  甚者,“积极”争当贫困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泛博干部,应当以精准脱贫、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宏扬崇德向善、艰难朴素、自

  力更生等优良传统,哺育淳朴民风,广泛开展农村道

  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寻觅最美家庭等选树

  活动,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宏扬道德新风。

  “三剑”自治树新风。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村民自治组织根

  据宪法和法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现阶段,村民自治在实际运行过程

  中有着诸多不足。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权力介入自治权、村民参政议政能力整体不强等因素,导致村民自治组

  织在其实践运行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乡镇人民政府

  应当加强权力边界意识,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树立正

  确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匡助村民树立一种自治观念,培养其积极参预处理村

  务的能力。健全村级议事商议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商议格局,保障村

  民群众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让村民当家作主。

  一切外部管理措施都将内化于村民群众自身,使村

  民心中有法律,骨里有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自治观念,增强自治能力。法治作保障止纷争,德治作引领知廉耻,自治作核心树新风,“三治”相

  互结合,有机统一,确保乡村管理取得成效。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加强和改进乡村管理的指导意见》。一时间,关于乡

  村管理的若干问题被广泛热议。广袤的中国,城乡的发展亟待对乡村发展的特殊发力。《意见》的下发,就是领导层对于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如何提升乡村自

  治、经济可持续,文明要提升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展

  望。

  乡村管理是老大难。资源贫瘠,人材缺失,政策疏

  漏,经济单一。宛然各种不利因素集中到了大家对乡

  村面貌的认识上。也正因如此,走出大山,逃离家园

  成为了特定时期某些偏远乡村的人的梦想。乡村需要发

  展,这不仅是新时代对人民提出的要求。更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要

  求我们对落在队伍后面的,特殊是长期处在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末端的村庄予以特殊关注。它们不是被抛下

  的理由。

  乡村管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固确立党在乡村村

  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监督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是实

  现各个目标的基础。不可动摇。无论何时,坚固树立

  “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是一切措施和想法得以

  正确有效贯彻的根本。发挥党员在各类基层组织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有利于团结各方,凝结共识。更

  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确保各项规章制

  度,村规民约得以有效施行。

  乡村管理全域发力。在移风易俗,文体建设,环境

  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自治深入等方方面面。乡村治

  理都需要作出许多努力。这也正是《意见》之所以如

  此篇幅的主要原因。即便语言再精炼,需要关注和改

  进的点还是不少。

  从村民议事为代表的“议事”行为,到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渠道作出的“三务公开”尝试。

  随着科技水平以及村民思想意识的逐步提高。各种新

  生事务不断涌现。管理者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也不

  应被当前的迅速变革的经济社会生活打乱。相反,他

  们可以顺应这样的努力。众人拾材火焰高。看得见自

  己的努力,更好尊重别人的付出。群众议事正是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勤劳的中国人民多年的不懈探

  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法制体系越来越完善的强有

  力证明。更是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感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公民权利。这看似一点点为村里建设提出的小小意见

  的小小权利,却是中国法制延伸至基层的实实在在的保障。

  乡村需要振兴,兴许多年以后,人们不会热中于外

  出寻梦,因为即使身处乡村,也能大显身手,实现自

  我。

  【篇三】

  全面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完善党务、村务、财

  务“三公开”制度,实现公开时常化、制度化和规范

  化。梳理村级事务公开清单,及时公开组织建设、公

  共服务、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等重大事项。健全村务

  档案管理制度。

  推广村级事务

  “阳光公开”监管平台,支持建立“村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等,推进

  村级事务即时公开,加强群众对村级权力有效监督。

  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

  计监督,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

  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教育。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农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

  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寻觅最美家庭

  等选树活动,开展乡风评议,宏扬道德新风。推进法

  治乡村建设。规范农村基层行政执法程序,加强乡镇

  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执

  法,将政府涉农事项纳入法治化轨道。大力开展“民

  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哺育一批以村干

  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深入开展

  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篇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

  强和改进乡村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

  见》)。在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

  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韩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秘书局局长吴宏耀介绍了乡村管理有关情况。

  (人民日报6月24日)

  新农村建设需要用新的管理范式来理顺农村内外

  诸多关系,在对现有乡村管理重新体认和反思基础上

  确立一种全新管理模式,多元管理主体由政府、自治

  组织、乡村民间组织组成。农民再也不是“被组织”或者

  “他组织”,而是“自组织”,在强调自主、尊重差

  异,在平等商议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匡助,寻求解

  决当地问题的手段与方法。

  多元管理以政府管理为基础。政府间的宪政分权,是现代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重建政府权威、合

  法性的一条积极路径。县乡政府依然是新农村最为主

  要的管理主体,必须依据宪政理念,进行合理分权,即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的权力界限,进一步确立政府

  间的民主合作机制,既有政府间的适度分权,又有政

  府间的积极合作,彻底消除原有管理结构下的支配性

  政府间关系。

  多元管理以社会自主管理为方向。社会自主管理,是指特定的社会群体能自己组织起来,在不依赖外部

  代理人的情况下,为解决群体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获

  得共同利益而进行自主协调,并由此设立相应有效的制度安排。多元管理的基本点,是让乡村问题尽可能

  地内部化和社会化。多元管理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是

  调整政府内部的关系,而是更为关注调整政府与社会

  的关系。因此,新农村建设在改善政府管理,实现政

  府分权的同时,要鼓励和推动社会自主管理,把分散

  的农民组织起来。

  新农村建设中的多元管理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其实

  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其管理机制所依靠的主要不是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

  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

  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多元管理,实现政府与乡村民

  间组织的共管共治,一方面要改造县乡政府,积极扩

  大与乡村民间组织合作,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使乡

  村民间组织以多种形式参预到县乡政府的公共管理中

  来;另一方面要改造乡村社会,惟独民间组织发育成

  熟,民间的力量成为乡村社会的主导力量,农民自己

  代表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新农村的管理范式才会发

  生根本的改变。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加强和改进乡村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的全国乡村管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安排。

  乡村管理是国家管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

  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然而,我国乡村管理体

  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管理理念、管理方

  式、管理手段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乡村管理需要

  破解的难题还不少。有的村党组织领导作用被弱化、虚化,有的村干部作风不实,有的农村党员先锋模范

  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仍有婚丧陋习、孝道式微等乡风

  文明问题。

  《指导意见》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配

  套性文件,环绕建设善治乡村,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乡

  村管理的总体要求,强调加强党对乡村管理的集中统

  一领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管理体

  系,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提出抓实建强农村

  基层党支部、加强和改善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领导以及发挥党员在乡村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等三

  方面措施;分别从积极哺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实施乡风文明哺育行动、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

  和加强农村文化引领等四方面作了具体部署。

推荐访问:乡村发展与治理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乡村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