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民政低保复审意识形态五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民政低保复审意识形态五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民政低保复审意识形态五篇

民政低保复审意识形态5篇

民政低保复审意识形态篇1

浅析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既有意识形态性,又有审美性。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与主观心理的表现的统一。艺术的意识形态性存在于审美性中,而艺术的审美性又总是表现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两者是辨证统一的,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共同形成一种新质——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摆脱经验现实和效果网络即社会;
另一方面,它又属于现实,属于这个社会网络。所以,艺术审美意识形态既有假定性,又有真实性。

所谓艺术的真实与否,实质上就是艺术家的这种审美放映与客观现实生活是否一致。在审美反映过程中,这种主客观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着艺术真实的性质。从根本上说,在这对矛盾中又是客观的一方起着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它决定着艺术真实的性质。即使是偏于主观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其真实程度也是由客观现实生活的基础决定的,只不过是这种审美反映与客观现实相一致是通过更加曲折的方式达到的。

著名画家毕加索说过:

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但是真实永远不会在画布上实现,因为它所实现的是作品和现实之间发生的联系而已。

毕加索是从艺术本性的角度来谈论艺术的假定性的,实际上把生活转移到艺术创作中去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假定。没有假定也就没有艺术。

但是假定性如果不同真实性结合,那就成了虚假的了,那就没有价值了。艺术的真实性是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要求。

艺术真实性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真实时有认识又不止是认识。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真实过程中,投入了全部的心理动作——感知、情感、想象、回忆、联想、理解等。因此艺术真实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有理,又有情。简括地说,艺术真实性是指艺术作品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所谓“合理”,是指艺术创作应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有了这种合理的逻辑,也就可以被欣赏者理解,大家也就觉得它真实。对于艺术真实性来说,不在乎所创作的艺术内容是否在现实中真实存在过,而在于创作是否展现了整体的必然联系。

“合理”是艺术真实性的客观方面,艺术真实性还有主观方面,因此除了“合理”之外,还有“合情”。因为艺术审美意识不是直接用道理说出,而是主要以情感作为中介,所以“合理”必须与“合情”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艺术真实。所谓“合情”就是指作品必须表现人们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可以将合理的虚构升华为艺术的真实。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辩证统一的审美的意识形态。所以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艺术创作上。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这种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的集中概括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这些现象与本质的理解评价和情感态度上。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规律理解得越深刻、越准确,政治倾向和道德评价越正确、越全面,情感态度越丰富、越强烈,艺术创作的艺术性就越高。在这儿,需要强调一下情感态度问题。单凭形象,有时难以把艺术这种审美意识形态与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意识形态完全区分开来,而情感则可以把二者严格区分开来。所以形象固然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相对的意义上来看,情感对于艺术创作就更为重要。

就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来说,艺术创作要求客观与主观内容高度融合,要求矛盾双方辩证统一的和谐与完善。就是说,客观再现必须是内蕴着主观表现的客观再现,而主观表现则必须是不脱离客观再现的主观表现。

如果我们割裂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把强调的重心推到极端,那就会产生两种失误。倘若舍弃主观表现而单纯强调客观再现,那就无异于把艺术创作视为机械拍照、刻板描摹,把艺术作品当成生活的苍白摹本。反之,如果舍弃客观再现而孤立强调主观表现,那么艺术创作往往变成不可名状、晦涩难解的情绪宣泄,或者格调低下、庸俗不堪的本能流露。

艺术创作无论是从客观还是从主观表现来说,都只能来自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才是艺术的惟一源泉。只有不断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熟悉和了解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体察到历史的变迁,领悟到人生的价值,激发起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点燃起审美情感的火焰,创作出既具有强大艺术魅力又具有思想价值的不朽之作。如果艺术家把自己封闭于画斋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是依靠冥思苦索或者本能冲动搞创作,这样是断然出不了好作品的。即使通过搜尽枯肠或是某种梦境的描摹而出的一点东西,这些“作品”也往往缺乏鲜活的生命。因为它们不可能不带有无源之水趋干涸的枯竭感,带有无本之木日渐衰亡的病态感。

总而言之,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审美意识形态形式,与纷繁的物质世界拉开了距离,使我们对艺术的辨识获得了一个结果。当然,同时也使艺术成为社会结构和文化总体中一个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

民政低保复审意识形态篇2

从“意识形态”范畴的内涵审视意识形态终结思潮

摘要:要深刻解析“意识形态终结思潮”必须首先从意识形态这一范畴的真实内涵,从意识形态范畴构成的思想史出发,梳理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在意识形态这一问题上的思考和所取得的成就,如此,才能正确认识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各种观念的合理行与不足之处,并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意识形态范畴;
意识形态终结论;
意识形态建设;
意识形态安全

尽管其理论根源可以追溯到黑格尔的历史终结论,但意识形态终结论作为一种思潮的真正形成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20世纪30年代末期发生在前苏联的莫斯科大审判以及随后导致数百万人被枪决、流放、关押的大规模清洗,使得欧洲知识分子在讨论前苏联和斯大林主义问题时分裂为两个阵营。以萨特、卢卡奇等为代表的是对社会主义的前景充满希望的,是竭力重新肯定马克思主义的;
以加缪、雷蒙阿隆为代表的另一派认为前苏联发生的悲剧终结了知识分子对苏联的迷恋,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只是视为一种道德力量。1946年加谬写道,假如法国社会主义者放弃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绝对哲学,假如他们只是承认其批判的方面,那么,“他们将举例证明我们这个阶段标志着意识形态走向终结的途径,即绝对的乌托邦走向终结的途径”[1]。加缪所提出的“意识形态已经走向毁灭”的观点煽起了西方右翼知识分子对这一问题的兴趣。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从1950年开始围绕这一问题写作,终于在1960年出版了《意识形态的终结》一书,这是一部在西方学术界引起广泛影响的著作,先后于1961年、1988年、2000年再版。丹尼尔贝尔在该书中提出,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的“左”、“右”的争论已经丧失了意义。“摆在美国和世界面前的问题是坚决抵制在‘左派’和‘右派’之间进行意识形态争论的古老观念,现在,纵使‘意识形态’这一术语还有理由存在的话,它也是一个不可救药的贬义词”[1]。因此,可以说,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标志着“意识形态终结论”作为一种思潮的正式的系统的形成。

民政低保复审意识形态篇3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家):当时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哲学,颠倒意识与存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以纯思想批判代替反对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种哲学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把鼓吹这种哲学的人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家”。

现实的个人: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即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所制约的个人。

二重性的直观:这种直观介于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通直观和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之间。

社会关系: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

历史:人们之间一开始就有一种物质联系,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着同样长久的历史;
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

所有制:由于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而产生所有制。家庭中妻子和儿女是丈夫的奴隶这种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初的所有制,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所有制就是私有制。

世界历史: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消灭,历史表现为世界历史。所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因为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的发展。

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受生产力的制约,同时又制约着生产力的交往形式。

等级资本:这种资本是自然形成的资本,不是以货币计算的资本,是直接同占有者的特定的劳动联系在一起、同它完全不可分割的资本。

行会:在封建社会,为了阻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同行业的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城市中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建立起全国性的封建组织——行会。

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超出行会制度范围,是以机器,尽管还是以具有最粗陋形式的机器为前提的劳动的生产部门。

大工业: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的工业。

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现实的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形式。

当交往形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生产力表现为个人的自主活动,交往形式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此时“个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条件是与他们的个性相适应的”。个人把他们的交往条件看成是自己个人活动的有机的、自主的条件,从而表现为“有个性的个人”。

随着人的自主力量的必然发展,即生产力的进一步发达,交往形式成为生产力的桎梏时,人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原先的存在状态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个人把他们的交往条件看作是无机、偶然的条件,力图予以打破,从而表现为“偶然的个人”。

个人自由:在现存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下不受阻碍地利用偶然性的权利。

自主活动:一定的个人独力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及与这种物质生活有关的东西的活动,是对生产力总和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综合的发挥。

人化的自然:在人类实践、特别是在生产活动影响下形成的自然界。

分工:在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上自发形成的、人们被迫从事的、各种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职业性工作。“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分工只有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

一、 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青年黑格尔派批判的实质是“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斗争”,是德国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马恩对此进行了批判。

1、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地。他们没有一个人试图对黑格尔体系进行全面的批判;
只是抓住黑格尔体系的某一方面,用它来反对整个体系。

2、只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他们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
所谓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观念、政治观念、法律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其他观念也被归入宗教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人也被宣布为宗教的人;
宗教的统治被当成了前提;
到处涉及的都只是教义和对教义的信仰。

3、只反对词句,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4、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只是提出了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任务,而没有提出用实践改造世界的任务。而要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改变现实的客观存在、改变现实的社会制度。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

①什么是前提和出发点

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和出发点是一些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1、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2、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3、人的生存是被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②确定前提和出发点的必要性。

要制定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首先要阐明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研究历史的根本方法。也就是要确定它的前提。马恩明确指出:这种世界观没有前提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它是根本的出发点,正是由于它,唯物主义历史观,才和以往的一切历史观根本对立。

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的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正确的前提和出发点,从而开辟“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为此,就必须“跳出哲学的圈子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去研究现实,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只有从这个现实的物质前提出发,才会有科学的历史观。而“过去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

③对前提和出发点的说明。

马恩考察了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科学地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

一是生活资料的生产。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话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二是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正是这种不断产生的新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和再生产,推动人类历史的前进,并使之延续和发展。

三是人口的生产,即繁殖。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衍自己的后代。夫妻之间以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随着生产和需要的进一步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引起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关系就成为从属的关系了。

四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社会关系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的实质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恩通过以下来论证这个命题的:

1、人们是自己观念、思想的生产者。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精神生产都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

2、意识依赖于社会生活。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3、幻想也是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想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

4、意识形式没有独立的历史。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5、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四、分工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分工和生产力的关系。

分工是生产力的表现和结果。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也就是异化了的生产力。

2、分工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分工制约着所有制的关系,分工制约着产品的分配关系,分工制约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而分工又决定生产关系。因此,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纽带和中介。

3、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

“分配与分工同时出现,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分工的不同导致分配的不同,所以分工是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历史上由于分工所引起的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划分为下述四种形式:

A部落所有制。分工还很不发达,自然形成的分工进一步扩大,潜在于家庭中的奴隶制,随着人口和需求的增长,随着战争和交易这种外部交往的扩大而逐渐发展起来。

B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分工进一步发展,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产生,在城市内部存在着工业和海外贸易之间的对立,公民和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已经充分发展。

C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由于农业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它是从乡村开始的。封建所有制是建立在地主阶级对广大农奴的统治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即使在封建制度繁荣的时代,分工也不太发达。

D资本主义所有制。分工进一步扩大,使生产和交往分离,表现为商人阶级的形成。随着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分工高度发达起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脱离,阶级矛盾激化。

4、分工和阶级、国家的关系

1)分工是阶级形成的重要基础,为阶级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分工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提供了剩余产品,这时,分工造成对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特别是劳动产品的不平等分配,使阶级产生。在以后的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财产关系的变化,阶级关系也随着发生变化。

2)在分工的基础上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这使国家产生成为必然。

阶级产生以后,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国家的姿态出现,采取一种好象与实际利益相脱离的形式,把它叫做公共或“普遍”利益。实际上,它不过是“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的形式。

五、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概念

1)从生产工具出发去分析生产力

生产工具分为“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所谓“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是指耕地、水等,而所谓“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指各种小农具,生产机器等。至于作为现实生产力的劳动者,只是受生产工具支配的一种“生产工具”。在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生产力受自然界的支配,而在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生产力则受劳动产品的支配。

2)与生产关系联系起来作规定

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的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3)发明创造,科学技术。

马恩明确的把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列为“创造出来的生产力”。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
而当它们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以后,就成为“物化生产力总和”不可分割的内在因素。

综上所述,马恩认为生产力是多因素的系统,包括劳动者(包括体力和智力)和物化生产力总和(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大要素,并且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2、生产关系的概念

生产关系的概念在《形态》中凝结为这样一些术语,如“市民社会”、“交往方式”、“交往形式”、“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关系”。

“在过去一定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里,交往形式与市民社会具有同样的思想内容,包含经济基础的意思。交往形式有时也被具体化为所有制形式。“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所以,生产关系的含义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指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指产品的分配关系,三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3、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首先强调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也不断改变自己的历史形式。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原来的交往形式已变成束缚他们的自主活动的桎梏,即成为“自主活动的否定形式”,并决定采取行动来打破这种陈旧的、过时的交往形式。这时社会革命的时期就来临了,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人类历史也就由此获得进一步发展。

C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是历史冲突的根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的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它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冲突,附带着思想和政治的斗争等等形式。

※推动这对矛盾发展的根源:第一,“人与自然的‘斗争’促进生产力在相应基础上的发展。”第二,社会的需求是推动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发展的动力。“这种超过了生产力的需求正是引起中世纪以来私有制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的动力,它产生了大工业。”第三,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生产关系的建立,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动力。

六、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市民社会的概念

“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

市民社会实际上就是后来通用的“经济基础”的同义词,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结构。

2、上层建筑的概念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对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包括国家、法、观念的上层建筑。

3、二者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市民社会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无论政治国家,还是意识形态,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它们根源于经济基础,反映了经济基础的要求,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在阶级社会里,不管哪一部分上层建筑,都必然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2)革命变更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但上层建筑并非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自动地发生变化,尤其是象国家、法律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往往有传统的势力的支持,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无论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形式,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这都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表现和要求。但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又往往发生矛盾,这种矛盾又是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结果。

七、阶级、国家、社会革命
1、阶级和阶级斗争
1)阶级产生的原因
在原始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只能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没有阶级存在的件。而在“部落所有制”解体时,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一部分人拥有了动产、不动产,并通过剥夺奴隶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在战场上被战败、或其他原因而失去财产、失去自由的人沦为奴隶。便出现了“公民”和“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所以,阶级关系是随着动产和不动产私有制的相继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以后的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财产关系的变化,阶级关系也随着发生变化。另外,“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所以,阶级是分工的产物,分工为阶级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2)阶级存在的条件

A个人与阶级关系:在中世纪,每一城市中的市民为了自卫都不得不联合起来反对农村贵族;
商业的扩大和交通道路的开辟,使一些城市了解到有另一些捍卫同样利益、反对同样敌人的城市。从各个城市的许多地域性市民团体中,只是非常缓慢地产生市民阶级。

B经济上:各个市民的生活条件,由于同现存关系相对立并由于这些关系所决定的劳动方式,便成了对他们来说全都是共同的和不以每一个人为转移的条件。随着各城市间的联系的产生,这些共同的条件发展为阶级条件。例如资产阶级也逐渐地随同自己的生存条件一起发展起来,由于分工,它又重新分裂为各种不同的集团,最后,随着一切现有财产被变为工业资本或商业资本,它吞并了在它以前存在的一切有财产的阶级。

C政治条件及思想条件:阶级存在的根本因素是经济条件,但除此之外,还必须有“捍卫同样利益、反对同样敌人”、“为反对另一个阶级进行共同的斗争”这样的一些政治条件,以及“同样的风俗习惯”等共同的思想意识或意识形态,才能存在和发展。

3)阶级对立、斗争的根本原因

阶级对立、阶级斗争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一定的生产关系,是一定的社会阶级实行统治的条件,它必然要采取一切措施来保卫这种生产关系;
而被统治的阶级要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必须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因此就必须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实行统治的阶级。在个人利益变为阶级利益而获得独立存在时,阶级利益就会成为支配个人民运和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阶级利益的不同导致存在阶级矛盾,就必然产生阶级对立、阶级斗争。

4)阶级消亡的是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阶级”依存于一定生存条件,那么,它也一定会随着其生存条件的消灭而消灭。马恩提出,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随着人们的全面发展,从而奴隶般地束缚着人们的分工、私有制和三大差别的消灭,阶级也就会最后消灭,没有阶级和阶级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就会到来。所以,“阶级”并不是什么永恒的社会现象,它只是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的分工以及私有制的形式相联系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2、国家的阶级本质。p34-35,p28-29

国家的实质: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组织。

从历史上看,国家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都是同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联系在一起的。国家是现实的存在,可又是虚幻的共同体。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3、社会革命、社会冲突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冲突。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的根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新的交往形式代替旧的交往形式。新旧交往形式更替的实现,必须通过革命。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才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革命的内容是一个阶级代替另一个阶级,以实现一种交往形式代替另一种交往形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它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冲突,附带着思想和政治的斗争等等形式。这种革命就构成了人类数千年的阶级斗争史。

八、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划分

1、更替

1)社会形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础。

2)如何更替 人类历史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导致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从而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于是“社会形态”即“所有制形式”才合乎规律地从低级向高级演进。

2、划分

社会形态的划分实际上是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或称“历史分期”。马恩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交往形式,第一次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形态。

人类历史进程的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物质资料的生产力极度低下,分工很不发达,仅限于家庭中自然产生的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因此,这个时期人口的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家庭关系几乎成为唯一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个时期的经济形态一般都是原始公有经济,但各个部落的具体形态也各不同。它们的经济各自依其主要经济来源决定。“这种所有制在罗马人那里主要是由战争决定,而在日耳曼人那里则是由畜牧业所决定的。”政治形态开始表现为“父权酋长制”。意识形态则一般都是图腾崇拜、自然宗教等等。

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个城市而产生的在这种所有制下仍然保存着奴隶制。除公社所有制以外,动产私有制以及后来的不动产私有制已经发展起来”。就是说,从经济形态来看,奴隶主及其所代表的“公民”的“一种共同私有制”,开始代替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济了;
政治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根本变革,按地域进行统治的政治国家出现了。

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马恩指出,古代的起点是城市,而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是以广阔的农村为起点的,也就是说,封建社会形态是以封建农奴为基础的;
此外,在城市还存在手工业式的生产关系。同这两种生产关系相适应,建立起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贵族支配农奴和手工业者的政治统治。而在这种经济、政治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也是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荣誉”、“忠诚”之类的思想观念。

第四种所有制形式就是资产阶级所有制。“由大工业和普遍竞争所引起的现代资本,即变为抛弃了共同体的一切外观并消除了国家对所有制发展的任何影响的纯粹私有制。”而“由于私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这就是说,由于资产阶级私有制这种经济形态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作为它的政治形态的国家制度也发展到了极点,“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个人的全部精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它尽可能地消灭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等等,而在它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地方,它就把它们变成赤裸裸的谎言”。

第五种所有制形式是共产主义。生产力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剥削、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实现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社会生产力的共同占有和支配。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

3、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论证

马恩提出,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态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1)物质前提: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2)物质力量。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资本主义灭亡的物质条件,而且创造了埋葬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他们要求“消灭劳动”,即消灭劳动者脱离生产资料、受生产资料所有者支配的雇佣劳动。这样,就使无产阶级革命通过去一切革命区别开来。过去的一切革命都没有触动私有制,只是改变私有制的形式,用另一种剥削方式来取代原有的剥削方式。共产主义革命要消灭劳动、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所以,共产主义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历史的必然。

九、异化及其扬弃

1、异化的根源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上就出现了分工,分工同时带来的是劳动和劳动产品分配的不平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丰富,社会积累的增加,分工也就造成了“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导致了私有财产的出现。私有制是由一定生产力制约着的分工的结果。从根本上说,分工和私有制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片面发展,导致人与物、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2、异化的扬弃

人的实践活动的异化,是指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异化扬弃的根本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
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
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异化才能成为革命的对象。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发生、强制性的分工才会的被扬弃,人才发展出普遍的交往关系和全面的能力。

十、个人、阶级、共同体

1、个人与阶级的关系

①单个人所以组成阶级只是因为他们必须为反对另一个阶级进行共同的斗争;
任何阶级都是由现实的个人即阶级的分子所组成的,但是,一旦个人的共同利益变为阶级的利益、个人的关系变为阶级的关系而获得独立存在之后,个人就隶属于阶级。

②阶级对各个人来说又是独立的,因此,这些人可以发现自己的生活条件是预先确定的: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个人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

③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在那个除了反对统治阶级以外不需要维护任何特殊的阶级利益的阶级形成之前,是不可能消灭的

2、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促成共同体的产生,而个人有隶属于共同体。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分工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个人组成地域性的市民团体,从而形成市民阶级,由于阶级的共同利益而组成共同体。

②共同体制约着个人的个性和自由。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个人由于共同利益组成了共同体。所以在阶级社会,共同体具有阶级性,由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而形成,它是虚假的共同体。个人是一般化的个人,个人的自由是由非常明确的阶级关系决定的。而在控制了自己和社会全体成员的生存条件的革命无产者的共同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真正的共同体。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联合,所以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自由发展和运动条件。

十一、实践观点

1、实践活动是生产劳动和交往活动的总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的基础。

2、把革命当作实践

强调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还强调改造旧社会的革命实践的作用,认为它同生产实践一样,同是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只有通过革命实践活动,才能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和阶级统治;
同时也只有通过革命实践活动,才能抛掉自己身上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新基础。“在实践中,即通过革命使自己的‘存在’同自己的‘本质’协调一致的时候予以证明。”

3、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马恩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不彻底性进行分析。

1)费尔巴哈把一般人当作主体,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费尔巴哈 局限于“单纯的直观”和“单纯的感觉”来谈论人,因而他的“人”只是停留在抽象观念上的“人”,他完全离开时间活动及由实践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去理解人,这样的人事实上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存在的。

2)费尔巴哈认为一般人生是本质,故感性世界也是始终如一的东西。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2)费尔巴哈离开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的人也是错误的。费尔巴哈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

所以,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十二 意识形态。“马克思对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国哲学进行批判,指出其颠倒意识与存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以纯思想批判代替反对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种哲学成为‘德意志意识形态’。” 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指“虚假意识”。马恩还指出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统治阶级利用意识形态,一方面粉饰统治,一方面作为统治的手段。因此,“意识形态”也是与“经济形态”相对应的一个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

民政低保复审意识形态篇4

浅谈政党意识形态

内容摘要:意识形态是一定利益集团、阶级或阶层的思想体系,是该阶级、集团对现存世界及其秩序的“整体性”反映与判断。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构成决定了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政党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政治现象”,是政党世界观、价值观、政治理念等的集中反映。政党存在和发展,既要坚持一定的意识形态,更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化意识形态的消极功能为积极功能。

关键词:意识形态 政党意识形态 基本特点 基本功能

一、政党意识形态的含义

(一)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

(二)政党意识形态

政党意识形态,则是一个政党所代表的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就是一个政党所持的“主义”,是一个政党的世界观、价值观、政治理念、理想信念、政治情感等的集中反映,是政党的行动指南,其中核心的是政党的政治立场与价值观。

二、政党与意识形态的的关系

列宁曾经指出,“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势必变成政治斗争。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完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政党的斗争。” 揭示了政党的阶级性本质。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的政党都与意识形态有着天然的联系。当今世界的执政党,从本质属性上来区分,可分为无产阶级执政党和资产阶级执政党。在这里主要谈一下无产阶级执政党即共产党与其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离开了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阶级自觉性和完整性、先进性以及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受到极大的损害。

马克思认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卢卡奇也认为,“对无产阶级来说,‘意识形态’既不是随从于斗争的旗帜,也不是对它自己目的的一个掩饰物,它本身就是无产阶级的目的和武器。由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被迫变成了资产阶级意识的从属的、受束缚的角色,而不是无产阶级意识的能动的角色,从而也就剥夺了无产阶级最强有力的力量。”

(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阶级先进性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资产阶级价值观消解的危险。

无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区别在于,它超越了历史的偶然性,完全没有被这种偶然性所推动,而且它本身是这种偶然性的动力,并且在根本上推动着社会变化的进程。当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自己脱离了这个根本观点时,也就是脱离了产生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这个观点时,从而他们就把自己置于资产阶级意识的水平上了” 。因此,加强意识形态,“积极地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历史任务。

“一个政党合法性危机的起点是党员对本党的纲领和章程所确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动摇和转移,这是对执政党合法性提出的最严峻的挑战。” 对于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尤其需要处理好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意识形态的坚持、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必须加以解决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失误,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是共产党不得不认真思考的历史教训。

苏联垮台是苏联领导人从丧失共产主义信念开始,到丧失统治意志为止的过程。俄罗斯学者在总结苏联的教训时沉痛地说:“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形总是同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或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弃一起开始的。这两种情况都是苏联现实社会主义所特有的。今天,普通人和理论家们身处俄罗斯社会野蛮的资本主义化的条件下已经开始明白,所有这些议论无非是一种遮掩新资产阶级政权掠夺和剥削劳动人民过程的意识形态装饰而已。” 教条主义损害着党的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否定则背叛了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三、政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点

根据意识形态和政党意识形态的概念和内涵,我认为,政党意识形态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阶级性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政党意识形态虽然常常由某一时代、某一阶级的思想家们所创立,甚至以个人的名义命名,但反映的却是与特定阶级、阶层的政治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思想意识、政治观念与道德情感,往往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大众意志的升华。正如马克思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可以以国家意识形态的身份、以全社会普遍思想意识的形式,通过各种合法制度、法律等来表现,而成为“制度化的思想体系”。

(二)理论性和实践性

意识形态的理论性说明,政党意识形态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特定阶级意识、阶层意识、政治集团意识的升华与系统化。政党意识形态的理论化目的在于指导本阶级、本政党的政治实践;
引导本阶级、本政党的行动。一个政党的意识形态是该阶级、阶层的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理论依据,也是本阶级、本政党进行政治控制的有力工具。

(三)调整性与继承性

作为思想的上层建筑,一个政党的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说是与其经济基础、政治地位相适应,并具有时代性特点。当一定阶级、一个政党的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发生变化或时代环境与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后,其意识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与时代性、调适性相比较,政党意识形态还表现出明显的历史继承性,每一种政党意识形态都有其历史渊源。这种历史渊源是政党的历史合法性所在。而且,新旧意识形态之间也存在着历史借鉴,不同执政党之间的意识形态也可以相互借鉴、甚至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这也许是执政党规律使然。

(四)主观性与信仰性

不少人认为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欺骗性,实际上,主观性不一定等于虚假性、欺骗性,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不可能同时站在不同的方位、不同视点看问题。某个政党意识形态的真实性的多少,取决于一个阶级、一个政党能不能考虑、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意识形态属于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所关心的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世界观与价值观等抽象的问题;
政治哲学的这种学科特征决定了意识形态的判断标准是价值标准,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等尺度。总之,政党意识形态具有主观性、价值性、信仰性,这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特点,能否代表最大多数人的意志与利益、能否代表时代发展的进步要求,是对政党意识形态进行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

四、政党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

政党意识形态是把“双刃剑”, 对一个政党而言,意识形态作用发挥的好,就能起到积极作用;
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容易禁锢思维、走向僵化、阻碍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具体说,政党意识形态主要具有以下政治功能:

(一)辩护功能与批判功能。

政党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与批判功能是统一的,辩护功能主要是为了维护本政党、本阶级的意识形态,而批判功能主要是反驳对立意识形态的指责、挑战、反抗;
其目的是为了牢固树立本阶级、本政党的意识形态,主张与维护本阶级、本政党的利益。当一个政党的意识形态受到其他政党或阶级的批评、批判时,政党意识形态的批判作用就会得到明显表现。对执政党而言,意识形态的这种功能体现证明执政或统治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捍卫既得统治地位与既得利益,批评敌对的意识形态,以实现长期执政、和平统治的目的。而对反对党而言,这种功能体现为主张自身价值,伸张本政党、本阶级利益,以此来赢得支持、改善本政党的政治地位、实现其利益要求。

(二)凝聚功能与整合功能。

政党意识形态作为一个阶级或阶层共同的思想信仰体系,是本阶级、本政党共同的思想准则,有助于其成员达成一致共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增强向心力,减少与克服离心力,实现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作为行动的准则与价值标准,政党意识形态是一种黏合剂,可以使本阶级、本政党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行动,增强合力、影响力与战斗力。

(三)激励功能与动员功能

激励功能与动员功能可以说是政党意识形态先天具有的政治功能,这是因为,政党意识形态虽然是一种思想体系,但它更是一种理想信仰体系,反映了一个阶级、阶层的理想信念,勾画出本阶级理想的社会蓝图,指明本阶级的奋斗目标,而且把阶级的理想与个人的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思想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心理导向的作用,因而具有强烈的激励功能与动员功能。该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地激发垒体成员的激情、热情、信心,激发其为集体目标而努力的决心、毅力与斗志;
二是使政党的政治目标更具吸引力、说服力,激发成员的集体主义与忘我精神,以获得全体成员衷心的支持和拥护。

(四)引导功能与建设功能。

政党意识形态作为一定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既对其成员具有思想与行为的约束作用,也具有引导、指导作用。对大多数普通成员而言,由于文化水平、实践经验、政治敏感度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很难形成系统的思想意识,只能自发地形成朴素的阶级意识与阶级情感,阶级的政党的思想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影响与熏陶、然后经过内化而形成。这样一来,政党意识形态本身就具有了教育引导功能,通过教育引导,可以使广大成员与支持者认清形势、明确前进的目标与方向。政党意识形态的这种引导作用发挥的好,可以起到积极意义与进步意义,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如果运用的不好,可以起到消极的作用。同样,在一个国家之内,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如果能有效地发挥整合作用与导向作用,就能有效地发挥意识形态的建设性作用;
否则,就容易产生消极作用、甚至是破坏作用。

五、小结

在新的历史时期,任何一个政党,要想争取或保持其执政地位,就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推进其意识形态的创新。我们党的意识形态不仅在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还要满足人民群众理想信仰和精神文化的需要。正是着眼于此,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科学理论,实现了党的指导理论的创新。这些重大的理论创新,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成为凝聚全体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前进的价值目标。

民政低保复审意识形态篇5

民政局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计划
民政局年度意识形态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大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进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仔细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责任制,以哺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和引导。

二、目标任务
大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巩固党的先进理论和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 民政工作宗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强化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愿识和看齐意识,确保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心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全都,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新氛围,树立忠诚、整洁、承担的新形象。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构,落实主体责任
充分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成立xx县民政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意识形态工作,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一是仔细贯彻落实党中心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定期分析研判民政系统意识形态领域状况,特殊是干部职工思想动态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宣扬思想工作;
三是负责对局系统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教导培训,按 谁主管,谁负责 原则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
四是加强民政信息宣扬工作,领导和组织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处置。
(二)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掌握政治方向
思想政治建设是解决干部队伍抱负信心、政治立场、政治纪律问题,增加领导班子凝结力、制造力、号召力的关键。一是加强抱负信心教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 为内容的民政工作宗旨,聚焦主旋律、唱响正气歌、振作精气神。二是加强理论学习调研。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组中央组学习的重要内容,落实每月一次党组中央组理论学习制度,完美和落实个人自学、专题学习、集中学习、学习记录、总结考核、课题调研等制度,深化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紧扣民政进展的现实问题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讨论,补短板、求突破、谋进展。三是深入理论宣扬。落实局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制度,推动局班子领导到基层 上党课
、点对点开展常常性思想政治工作;
结合村居自治,围绕党的
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广泛开展面对基层的宣扬宣讲活动。四是郑重政治纪律和政治法规。把尊崇党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法规摆在首要位置,深化开展 两学一做 专题教导活动,加强政治纪律教导,严格言行法规,确保全体民政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不得藏匿发表违反中心打算的言论,不散布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看法,始终与党中心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全都。
(三)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凝结强大精神力气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民政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民政队伍建设和创文活动。一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效应。乐观挖掘基层民政人的 最美 典型,全面宣扬和展示全县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在推动民政事业科学进展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和风采,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深厚氛围。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哺育锤炼。加快优秀衰老干部培养选拔,做好事业单位人员聘请和人才引进工作;
通过教导引导、舆论宣扬、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提升民政干部职工综合素养实力。三是加强创文活动。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和乐观参加民政文明行业和创建省文明县城,着力提升民政干部职工文明程度。

(四)大力加强民政文化建设,增加文化软能力
在深入民政团队文化基础上,有方案、有目的地推动民政行业文化建设,凝结思想、陶冶情操、砥砺品行、规范行为、凝结正能量、增加软能力。一是传承孝贤文化。注意把哺育 好家风 融入 孝文化

在弘扬 孝文化 中传承 好家风 ;
推动孝贤文化主题宣扬活动,创新养老服务载体,打造社会孝贤文化践行地,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二是富强社区文化。推动居委会标准化建设,提倡共建共治的社区建设理念和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打造 邻里互助、共建分享 的社区亲和文化,形成具有现代文明特点的社区文化习俗。三是弘扬慈悲文化。加强社会多元救助领域文化融合,推动民生保险工程,提倡诚信救助理念,加强慈悲文化宣扬教导,大力弘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宣扬诚信亲爱、互帮互助的公益理念,增加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四是进展社团文化。加强社会组织自律机制建设,着力形成有利于统一思想意志、传承优秀历史传统、凝结诚信自律精神、协同参加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主流文化理念;
支持社会组织在服务民生、整合资源、志愿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加强道德约束、增加行业认同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丰盛社会组织主流文化内涵。五是拓展婚姻文化。把哺育 好家风 融入 婚姻文化 ,提倡夫妻相互忠诚、互相敬重,建设平等、和谐、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弘扬 文明向上、适度从简、内涵丰盛、理性典雅 的现代婚俗新风。六是创新殡葬文化。把哺育 好家风 融入 殡葬文化 ,创新宣扬载体,拓展宣扬渠道,大力倡导 科学、节俭、文明、生态 殡葬新风尚,营造文明和睦的殡葬文化氛围。

(五)大力做好信息宣扬工作,唱响时代主旋律
弘扬主旋律、传扬正能量,是宣扬之本、舆论之魂。对意识形态工作来说,导向就是生命。一是做大做强正面宣扬。围绕县委、县政
府中央工作和民政重点工作,通过电视、政府网站、xx发布、微信等宣扬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扬民政政策,宣扬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宣扬民政进展新成就,讲好民政故事。二是突出舆情管控。成立民政网络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美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方法和流程、会商研判和应对处置机制,全面精确把握民政舆情动态,加强舆情预警和新闻宣扬,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为民政事业改革进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推荐访问:复审 意识形态 民政 民政低保复审意识形态五篇 民政低保复审意识形态 低保审核把关不严整改措施